以下這題是單元()最後一題,充滿著所有概念的總結,我將所需用到的觀念整理於下,再好好溫故知新。

經濟學典範(3)第二部分單元(1)比較利益與絕對利益

  1. 比較利益源於機會成本差異

  2. 絕對利益源於生產力差異

    絕對利益的定義

    當一國生產某一產品所需的勞動投入低於其他國家時,我們則說該國對該產品有絕對利益。

    補充:某一產品所需的勞動投入相對低,表示其單位產量相對高

比較利益的定義

如果一國在本國生產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相對低於其他國家生產此種產品的機會成本,則稱該國對於該產品的生產具有「比較利益。」

複習:交易發生於相對價格(貿易條件)位於兩國MRT之間

 

下表是AB 兩國各生產一單位稻米與鞋類所需的勞動投入:

 

稻米

鞋類

A

10

20

B

6

18

假設A 國與B 國的勞動數量分別為1,200 900

() 分別繪出兩國的生產可能線(橫座標代表稻米的數量,縱座標代表鞋類的數量)。(4 分)

() A 國生產那一個商品有絕對利益?(4 分)

()兩國的比較利益分別為何?請說明。(6 分)

()假設鞋類相對於稻米的價格是2.5,兩國是否有分工的誘因?如果分工,AB 兩國的生產組合分別為何?(11 分)              103高考三級

比較利益與絕對利益  

()

由生產可能線(方程式)得知:A國生產稻米的機會成本為1/2B國生產稻米的機會成本為1/3。所以,B國生產稻米的機會成本較低,因此,B國生產稻米較有比較利益;A國生產鞋類具有比較利益。

()

因為A國與B國生產鞋類的機會成本為232.5介於23之間,所以,兩國有分工誘因。A國專業生產鞋類60單位,B國專業生產稻米150單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碩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