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某商品市場的尖峰時段需求曲線為P1=110-Q1,離峰時段需求曲線為P2=110-2Q2,若政府提供每一單位商品的成本均為50 元,此商品最高產能為40 單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離峰時段定價為30 元 |
目前分類:113高普考後的整理 (18)
- Apr 05 Sat 2025 16:22
114初等財政第5題尖峰定價法
- Apr 02 Wed 2025 15:01
114初等財政第4題華格納法則
當經濟體系中平均每人所得增加時,政府的公共支出會呈現更快速的擴張,此現象稱為: (A)所得效果(B)替代效果(C)寇斯(Coase)定理(D)華格納(Wagner)法則 |
- Feb 28 Fri 2025 22:34
單元(一)之生產可能線
生產可能線相關概念可以參閱經濟學典範(2)第20-2節的內容,第20-2節是生產可能線的導求,由第20-2-1小節可以了解生產可能線上任何一點都表示(1)經濟資源全部用盡,2)生產資源達到效率配置的狀態(MRTS相等)。第20-2-2小節介紹MRT,特別是生產可能線凹向原點表示機會成本遞增。
另外,點進這個頁面https://sochen1010.pixnet.net/blog/category/6933539/4時,可以看到關於我寫的生產可能線的相關理論與試題(第3天至第9天)。
- Feb 27 Thu 2025 14:13
112與113考題解析與《我自己的經濟學》的連結
今天的內容主要介紹我之前的專欄《我自己的經濟學》的連結,讓同學可以與這幾年的題目解答互相參照。前面介紹了經濟學典範(1)第0章主要內容相關的題目,不過,第0章牽涉的範圍很廣,涵蓋了經濟學的本質,還有理性決策與市場機制的運作方面。這裡與高普考命題的範圍結合,牽涉到的章節較多,容我先行整理於下。首先單元(一) 講的是基本觀念。包括(1)經濟學的意義(2)機會成本(3)生產可能線(4)比較利益原則(5)國際貿易。一般的主流教科書是從
機會成本→比較利益原則→專業分工→依據互惠原則(gain from trade)進行市場交易→福利最大 |
- Feb 26 Wed 2025 13:36
經濟學典範(1)第0章相關的題目(3)
關於理性的討論
前幾天講過這個題目,我在這裡藉著這個題目再談一下理性這個課題。我們的經濟學主要還是以新古典經濟學為核心,關於理性的意義主要既是書中提到的會在自身所面對資源的限制下做出使自己最佳化的決策。
- Feb 15 Sat 2025 17:18
經濟學典範(1)第0章相關的題目(2)
前天先PO出題目,主要是看同學看到題目時的反應。這也算簡單的單元,通常都是在前幾題出現。而且這幾年都出現在初等與四等考試中,三等好像沒出過。這些題目我之前也逐題PO過了,現在從整體的角度再來看這些題目。
在經濟學典範(1)第0章市場經濟主要探討的焦點是如何透過價格機能讓具有稀少性與多種用途的經濟資源的效率配置。也就是要破題先從第0-1-1節的架構進行破題。架構簡述於下
- Feb 12 Wed 2025 23:45
經濟學典範(1)第0章相關的題目(1)
今年的元宵節再幾分鐘就過了,這裡開始對這幾年的考過的題目做個分類整理,每一題的解答都已經PO出來,這裡掠過解答讓同學自己進行回答,有疑惑依據題號再搜尋就可以得知解答。就111至113與114目前為止考過的相關題目共有6題,同學可以參考自己答答看。
- Nov 25 Mon 2024 19:34
112高考三等第16題皮古效果
- Nov 25 Mon 2024 16:17
112高考三等第15題新古典成長模型
- Nov 14 Thu 2024 14:37
112高考三等第8題勞動市場供需的應用
- Jul 21 Sun 2024 16:10
單元(一)基本觀念之比較利益原則(續)其他這兩年考的題目
- Jul 18 Thu 2024 10:06
單元(一)基本觀念之比較利益原則
III比較利益原則
經濟學典範(3)第二部分:個體經濟學進階觀念,單元(1)比較利益與絕對利益,這包括定義與意義,還有闡述新古典經濟學家的理念。即依據機比較利益→形成專業分工→gain from trade→福利最大。
- Jul 17 Wed 2024 12:18
單元(一)基本觀念之生產可能線
III生產可能線
生產可能線相關概念可以參閱經濟學典範(2)第20-2節的內容,第20-2節是生產可能線的導求,由第20-2-1小節可以了解生產可能線上任何一點都表示(1)經濟資源全部用盡,2)生產資源達到效率配置的狀態(MRTS相等)。第20-2-2小節介紹MRT,特別是生產可能線凹向原點表示機會成本遞增。
- Jul 16 Tue 2024 11:02
單元(一)基本觀念之機會成本
II機會成本
基本觀念可以參閱經濟學典範(1)第0-5頁的內容,這裡的特色是分為層次(一)與層次(二)提到的會計成本(外險成本)+隱藏成本,「隱藏成本」就是「當賺未賺」的部分,也就是獲利機會的損失。這個概念到了廠商利潤(經濟利潤)=收益一經濟成本(機會成本)會用得更多,請同學留意。
- Jul 15 Mon 2024 21:35
單元(一)基本觀念之市場經濟(3)
- Jul 15 Mon 2024 09:45
單元(一)之市場經濟(2)
- Jul 15 Mon 2024 09:30
單元(一)之市場經濟(1)自由市場的前題是自由意願與私有財產制
I.市場經濟
這個部分的題目出題次數不多,但是普考或是四等考試裡往往都會出現一題,讓我意外的是113年普考沒出現。這題我前面已經解答過,這裡再做更多的說明讓大家有更進一步瞭解與體會。
- Jul 14 Sun 2024 19:24
113前後公職經濟學試題綜合整理
對多數考生而言,主要是7月的高普考與十二月的地方特考,考完7月的高普考,接下來就是迎接五個月後的地方特考。最近我的規劃就是按照考選部公布的考試大綱(網址https://wwwc.moex.gov.tw/main/content/wfrmContentLink4.aspx?inc_url=1&menu_id=154),有系統地進行整理與複習。除了逐題的解答,也另外開這個專區對同類型的考試題目做個簡要的解說。首先,從高考與普考的單元(一)開始,我把兩種考試的命題架構整理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