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開始進入1010公職考試(二)的範圍,距離1010公職考試(一)有五年了吧!相較於1010公職考試(一),新的整理著重在整體概念的理解,一開始用我所喜歡的九宮格思考法拋磚引玉,帶出同學的學習熱情,希望同學也能形成自己的體系。然後把這幾年的題目做個綜合整理,以與銜接1010公職考試(一)的部分。在架構上沿用考選部的高考與普考架構進行整合。開始啟航吧!大家加油!
第一篇 基礎經濟知識
第一部分 機會成本、比較利益、貿易利得 第二部分 供給與需求、彈性、市場均衡分析 第三部分 市場效率與福利經濟的概念 |
第一部分 機會成本、比較利益、貿易利得
第1題
下列何種原因造成資源的使用具有機會成本? (A)稀少且具有單一用途 (B)取之不盡且具有單一用途 (C)稀少且具有多種用途 (D)取之不盡且具有多種用途 106普考 |
解答:(C)
第2題
相對於高中畢業即進入職場工作,選擇就讀大學的機會成本並不包括下列那一個部分? (A)三餐費用(B)學費(C)書籍費(D)如果沒有念大學選擇去工作時,可能賺得的薪資 106警察鐵路退除役第1題 |
解答:(A)
不管有沒有讀大學,飯都是要吃的,所以(A)不列入機會成本。(B)(C)屬於機會成本中的會計成本,(D)屬於機會成本中的隱藏成本
第3題
小明近日考上公職、投顧公司及外商銀行。給定其他條件相同下,公職月薪3 萬元,投顧公司月薪5 萬元,外商銀行月薪6 萬元。小明選擇這些工作的機會成本大小關係為: (A)公職>投顧公司>外商銀行 (B)公職= 投顧公司>外商銀行 (C)外商銀行>投顧公司>公職 (D)外商銀行>投顧公司= 公職 105地特四等第7題 |
解答:B
選公職的機會成本與選投顧相同,都是6萬元。
第4題
假設張三畢業後有A、B、C三個工作機會,給定其他條件一樣,A工作月薪2萬元,B工作月薪4萬元,C工作月薪6萬元。根據前述資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張三選擇A或B工作,機會成本均為6萬元 (B)張三選擇A工作之機會成本為4萬元,選擇B工作之機會成本為6萬元 (C)張三選擇B工作之機會成本為2萬元,選擇C工作之機會成本為4萬元 (D)張三選擇B或C工作,機會成本均為2萬元 107關務四等第10題 |
解答:(A)
依據定義選A與B均要放棄C,每月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