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典範(1)第1-1-4節有初步介紹,第2章第2-1節有詳盡介紹
回想離現在38年前,我剛接觸經濟學時,「剩餘」(surplus)這個字眼的確讓我困擾。直到讀研究所時讀到Varian所寫的Microeconomic Analysis時,才恍然大悟,了解到經濟學所謂的「剩餘」(surplus)=俗話「賺到」的意思。
「消費者剩餘」可說是我們真實世界最常接觸的概念,我們會購買一個東西,就是因為有「賺到」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消費者剩餘」。我強調“感覺”這個字眼,因為消費者的效用純粹是“主觀”的。1010公職專區這幾題循序漸進,頗具代表性。所以,我繼續沿用,以幫助同學建立基本的理解。加油
第29-1題
對某商品在需求上的保留價格(reservation price)所指為何?
(A)該商品的市場價格 (B)任何高於消費者願意支付之價格 (C)消費者最高願意支付的價格 (D)合理的價格 (98)鐵路三等
解答:(C)
第29-2題
所謂消費者剩餘,指的是消費者的:
(A)最高願付價款和實際支付價款的差額
(B)實際收取價款和最低要求價款的差額
(C)最低願付價款和實際支付價款的差額
(D)實際收取價款和最高要求價款的差額 (98)普考
解答:(A)
第29-3題
小明與小華分別願以100元及150元購買價格為60元的神魔卡,則下列何者正確?
(A)神魔卡帶給小明的消費者剩餘為100元
(B)神魔卡帶給小華的消費者剩餘為150元
(C)小明買神魔卡的消費者剩餘一定高於小華的水準
(D)小明買神魔卡的消費者剩餘一定低於小華的水準106地特四等第2題
解答:(D)
(1)小明買神魔卡的消費者剩餘為100-60=40
(2)小華買神魔卡的消費者剩餘為150-60=90
(3)40<90所以選項(D)正確。
第29-4題 基本計算
若市場需求曲線為P﹦100-Q,且市場價格P﹦40,式中,Q代表產量,則此時消費者剩餘是多少?
(A) 600 (B) 1200 (C) 1800 (D) 2400。 (95)地特四等
解答:(C)
第29-5題 再一題基本計算
大明對CD的需求為Q = 20-P,若CD的價格為10元,則大明所享有的消費者剩餘為:
(A)20元 (B)50元 (C)100元 (D)200元 (98)身心障礙四等
解答:(B)
接下來這三題較具有變化,饒富啟發性
第29-6題 可以重新審視消費者剩餘的定義
小華在二手市場以120元買了一個咖啡杯,但其實在小華心中,最高願意支付的價格為200元。假設這個咖啡杯在全新時的價格為400元,則小華購買此咖啡杯的消費者剩餘為多少元?
(A)80 (B)120 (C)200 (D)280 (99)身障3等
解答:(A)
第29-7題
珍珍利用剩餘的零用錢打算存600元買一支直笛,在買之前,爸爸就買了一支珍珍想要的直笛做為生日禮物。則珍珍擁此直笛的消費者剩餘為何?
(A)0 (B)直笛的效用-600 (C)直笛的效用+600 (D)600 (98)身障三等
解答:(D)
理由
由題目的意思“打算存600元”,表示珍珍對直笛所願意付的最高價格為600元,亦即笛子效用為600元,而“在買之前,爸爸就買了一支珍珍想要的直笛做為生日禮物”,所以,珍珍不用再花錢買直笛,“賺了”600元的消費者剩餘。
第29-8 題 民眾的利益=消費者剩餘
假設民眾對乾淨的水之需求函數為Q=100-2P,Q 與P 分別代表乾淨水的數量與價格。目前消費者以每單位30 的代價,維持40 單位乾淨的水。假設政府補貼民眾每單位乾淨的水15,則民眾的利益增加多少?
(A) 30 (B) 225 (C) 675 (D) 825 95原住民三等
解答:(D)
理由
初始時的消費者剩餘為400,補貼後,需求線成為Q=100-2(P-15),所以,在P=30下,需求量增加為70,所對應的消費者剩餘成為1225。1225-4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