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而供給彈性就是供給者(廠商)議價力的指標,供給彈性愈大,表示生產者的議價力愈高,反之,則愈小。為何如此?首先請同學回憶一下供給彈性的定義,然後,這裡來說明一下為何會這樣。假設有兩家廠商—A與B,A廠商的供給彈性=10與B廠商的供給彈性=1,兩種情況下,當價格上升10%時,A廠商產量可以增加一倍(100%),而B廠商的產量只能等比例增加10%。所以,我們可以了解A廠商在生產上的靈活度超過B廠商,換言之,價格高行情好的時候可以馬上調整產量,擴大生產。供給彈性高的廠商面對市場價格變動可以迅速調整,顯見其可以用較高的姿態面對消費者。另外一股對抗的力量就是消費者,消費者自然不甘願承受稅這個額外負擔,想到政府對廠商課稅,憑什麼要我消費者去繳稅!心情自然不好。刻劃消費者對抗力量的概念就是消費者的議價力,其指標就是需求彈性,這又回到需求彈性的複習。這兩股力量就是租稅轉嫁程度中兩種彈性的比值(ED/ES)。比值愈大表示消費者議價力相對高,則轉嫁程度就低;反之,比值愈低表示消費者議價力相對低,則轉嫁程度就低。(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碩老師 的頭像
    陳碩老師

    陳碩老師公職考試經濟學

    陳碩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