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前面供需分析法所提到的需求線猶如「渾然天成」與「理所當然」地出現,然後,讓我們用這個看似「渾然天成」與「理所當然」的工具進行分析。但是,如果不知道這些是怎麼來的,分析必有所限制。畢竟,打破砂鍋問到底也是人的天性吧。這裡擬構建需求線的理論基礎,經濟學典範(1)第4章第4-4節的內容說明了如何由邊際效用下的消費者均衡條件導求出需求線。同學研讀後可以得到以下心得。
1. 需求線上每一點均為某一特定價格下所對應的消費者均衡。
2. 需求線的高度表示「以貨幣來衡量」的邊際效用。(註一)
3. 需求線的高度表示消費者的保留價格(註二),其為「以貨幣來衡量」的邊際效用。
註釋
註(一)價格表是一單位商品要花「多少錢,」這是用貨幣單位表示。所以,消費者的邊際效用也需要轉換為貨幣單位,才可以與價格進行比較。
註(二)保留價格的觀念請參考經濟學典範(1)第2章第2-1節的內容。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