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第2-2節中介紹了生產者剩餘背後的經濟意涵,也就是生產者「賺到」的意思。前幾題例題也衍伸了這個觀念的應用。這裡要補充的就是經濟租=準租=生產者剩餘的觀念。這個部分算是第2-2節與廠商理論的「交接之處」,對於初學的同學可以等到讀完《經濟學典範(2)第14章》再回過頭來研讀這裡的內容,會有更多體會。以下列舉幾個題目作為觀念補充之用。

首先複習第2-2節的內容,然後複習《1010公職專區》中的題目。到這裡要配合《經濟學典範(2)第14章》完全競爭廠商供給線導求,了解到供給量是由P=MC所決定,所以供給線的高度就是邊際成本。

第43-1題

某供給量下的生產者剩餘為:

(A)生產者之總收益減去生產商品之平均成本

(B)生產者之總收益減去生產商品之平均變動成本

(C)生產者之總收益減去生產商品之總固定成本

(D)生產者之總收益減去生產商品之總變動成本 109初等第26題

解答:D

由第2-2節了解生產者剩餘是供給線所圍成的面積

供給線的高度是邊際成本,供給線所圍成的面積是總變動成本,

生產者剩餘=總收益-總變動成本。

第43-2題 有點變化的題型

下列何種供給曲線的生產者剩餘等於零?

(A)完全沒有彈性的供給曲線   (B)具有完全彈性的供給曲線(C)彈性等於1 的供給曲線    (D)線性具正斜率的供給曲線                            (93)原住民四等

解答:(B)

理由

想一想供給線的意義:P=MC,即供給線的高度等於邊際成本,生產者剩餘呢?就是TR-TVC=(P-AVC)q,所以,若是供給線為水平線的時候,P=MC=AVC→生產者剩餘=0。

1020928經濟租=準租=生產者剩餘

第43-3題 原1010公職考試專區第88題

假設某生產要素的需求函數為D = 40-P,供給函數為S =-20+P,其中D為需求量,S為供給量,P為要素的使用價格。則此要素的報酬中經濟租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A)二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六分之一 (D)八分之一       (98)身障四等

解答:(C)

理由

這個題目用了一些大家平日比較不常見到的名詞,像是“經濟租”,“要素的報酬”…等,其實,這些名詞的意涵與聯想過程如下

經濟租=準租=生產者剩餘

當土地供給線為鉛直線(供給彈性=0)的時候,地租=經濟租=準租=生產者剩餘

此時

(1)要素的報酬即為廠商的成本支出(不考慮稅的情況下)

(2)廠商的總收益將分配於超額利潤與要素報酬(即各項成本支出)

(3)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無超額利潤[註釋1],亦即廠商的總收益=要素報酬。

經由以上的說明,這個題目“明朗了”,也就是

經濟租=生產者剩餘

要素報酬=總收益

題目要求生產者剩餘/總收益=?

接下來,就是將圖形簡單畫出來,我們可以求得均衡的價格=30,均衡數量=10。然後,算出總收益=300與生產者剩餘=50,50/300=1/6。BEST

 

註釋[1] 更精確地說,應該是“長期均衡達成時,個別廠商無超額利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碩老師 的頭像
    陳碩老師

    陳碩老師公職考試經濟學

    陳碩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