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兩國開始進行貿易,雙方了解彼此的生產狀況,各自依據比較利益原則進行生產。而均衡價格(貿易條件)決定於兩生產可能線的斜率之間(第13天已經預告),即圖中紅色直線,斜率絕對值P*為所對應的相對價格。為何如此?過程很精妙,不過需要篇幅較多,所以,等整個個體介紹到福利經濟學這塊時在好好過癮地探討。
目前分類:個體經濟學 (82)
- May 06 Wed 2020 08:43
第15天 比較利益原則(4)開放經濟導致專業分工的出現
- May 06 Wed 2020 07:52
第14天 複習機會成本固定的生產可能線
考慮到接下來要大量用到機會成本固定的(直線型)生產可能線。所以,這裡利用103原住民三等的題目來做個複習。以使後續的進展可以更順利。
在一個封閉經濟社會,稻米(R)與水果(F)的生產可能線為5R + 8F = 500,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May 04 Mon 2020 16:49
第13天 比較利益與與絕對利益的範圍(以106地特四等第11題為例)
了解兩條生產可能線相交於一點會出現比較利益原則後,接下來就是問:比較利益原則的範圍呢?答案是兩生產可能線的斜率之間。這個觀念的具體化就是106地特四等第11題。讓我們重新來好好看這個題目。
- May 01 Fri 2020 12:46
第12天 比較利益原則(3)利用比較利益原則的觀念可以避開生產可能線相交的困擾
- Apr 30 Thu 2020 23:34
第11天 比較利益原則(2)絕對利益與生產可能線
今天再來探討比較利益原則的概念,基本上,只要追求效率,那麼比較利益原則是個從個人到國家社會必須奉行的原則。而提供這個原則充分運作的場域就是市場經濟。接下來的問題是,絕對利益不行嗎?複習書本中絕對利益的觀念。
絕對利益:當一國生產一產品所耗用的要素投入量(勞動力)低於其他國家生產同樣數量的產品時所耗用的要素投入量時,稱該國對此產品的生產具有絕對利益。
- Apr 29 Wed 2020 08:01
第10天 比較利益原則(1)
「生產可能線」的介紹告一段落後,我們繼續前進到《經濟學典範(3)》後半部的「個體經濟學單元加強」,單元(1)就是「比較利益原則的介紹」。一開始講到絕對利益與比較利益的定義。請先好好看一看,瞭解這兩個概念差異後。第1-2節與1-3節分別以不同的例子對這兩個概念進行解說。其中第1-3節的比較利益原則使用的是生產可能線為一直線的李嘉圖模型(圖1-1),表示生產的機會成本(MRT)是固定的。接著圖1-2就導出「世界的生產可能線」。從書本中所附的那麼多例題中可以看出這在當年研究所入學考試是個很重要的概念。就現在的公職來說,也是主要重點之一,看以下附的公職考題就可以了解這個概念的重要性。對於這個概念,我在這做個補強的介紹。
機會成本→比較利益→專業分工→市場交換→交易互利(Gain from Trade)
- Apr 22 Wed 2020 10:47
第9天 生產可能線(7)最佳的生產與消費組合(市場萬歲!)
- Apr 22 Wed 2020 08:51
第8天 生產可能線(6)複習(2)
- Apr 22 Wed 2020 08:41
第8天 生產可能線(6)複習(1)
- Apr 17 Fri 2020 18:34
第7天生產可能線(5)—經濟成長的闡述
- Apr 15 Wed 2020 16:11
第6天 生產可能線(4)機會成本的具體化—邊際產品轉換率(3)
觀念:機會成本遞增
「優美的」經濟學希望機會成本是遞增的,所以,我們一般都把「生產可能線」畫成向外凸出(凹像原點)的樣子。相關的觀念在經濟學典範(2)第20-2節有詳細的說明,請同學自行參閱。這裡補充幾個題目,對這個觀念繼續做個強調。
- Apr 14 Tue 2020 19:24
第6天 生產可能線(4)機會成本的具體化—邊際產品轉換率(2)
- Apr 14 Tue 2020 15:11
第6天 生產可能線(4)機會成本的具體化—邊際產品轉換率(1)
今天進到經濟學典範(2)第20-2-2節的範圍,探討「邊際產品轉換率」,這樣我們對機會成本的觀念有更清楚地了解。這部分經濟學典範(2) 20-2-2節已經有清楚的講解,所以請同學可以閱讀書本相關內容後。再來看這裡的補充說明。首先,在1010公職考試專區已經提過以下這個重要觀念。
產品轉換率=生產可能線斜率絕對值=機會成本
- Apr 11 Sat 2020 16:09
第5天 生產可能線(4)—經濟成長的表示與涵義
觀念:生產可能線外移表示經濟成長
今天4月11日星期六輕鬆一點,講這個重點即可。短期景氣循環(經濟波動)與長期經濟成長一直是(總體)經濟學所關注的兩大課題,前面所談的失業即是景氣循環所關注的課題,這用生產可能線內的點表示。那麼長期的經濟成長要如何對應到生產可能線的表示法呢?答案是生產可能線往外移動。
- Apr 10 Fri 2020 22:10
第4天生產可能線(3)—無效率=社會存在閒置資源=失業
- Apr 09 Thu 2020 23:31
第3天生產可能線(2)補充的題目
- Apr 09 Thu 2020 23:14
第3天 生產可能曲線(2)線上、線內與線外的涵義
- Apr 09 Thu 2020 09:28
第3天 生產可能線(1)—機會成本的延伸
先跳至經濟學典範(2)第20章研讀,特別是第20-2節
在寫經濟學典範時,我想每個觀念都要有完整的交代,所以,把生產可能線的觀念放在第20章。而經濟學原理教科書中常用「生產可能線」來描述機會成本的概念,所以,都是放在前面介紹。
- Apr 08 Wed 2020 21:22
我對經濟學的看法之第2天(續)價值 =消費者剩餘(1010公職考試第19題的複習)
機會成本的題型很少考申論題,這題實屬難得。值得繼續品味。
如果你免費得到一張門票可以去聽今晚甲歌手的演唱會,恰巧今晚乙歌手也有演出。乙歌手演唱會的票價為3000元,而你最多願意花4000元去現場聆聽。假設你今晚沒有其他事情可做且欣賞這兩場演出都沒有其他的成本,而甲歌手演唱會的免費門票亦不得轉售或轉贈,請問你參加甲歌手演唱會的機會成本是多少?其演唱會至少要帶給你相當多少元的價值,你才會出席該演唱會?(20分) (100)國際經濟商務等
- Apr 08 Wed 2020 20:51
我對經濟學的看法之第2天機會成本(3)